从3674到3704,竟然有基金亏了24%
发布日期:2025-08-19 01:11 点击次数:138
ETF和它的朋友们不止于基金圈的硬核干货,也有财经江湖的真相八卦。欢迎蹲更,更欢迎悄悄甩来独家爆料。2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01.近9成主动产品净值超越3674点
我们先来看整体的情况,从去年10月8日的3674点,到今年8月14日的3704点,选取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
小编发现,其中近9成的主动产品净值还是超过了去年3674点那一天,其中有10多只基金还实现了翻倍。
比如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两年定开、永赢先进制造智选、中欧数字经济、鹏华碳中和主题、永赢医药创新智选等,收益都超了100%。
这些产品大部分都有比较强的赛道属性,或北交所、或机器人、或人工智能、或创新药、或新消费,基本上也都是这一年最为火热的几大赛道。
02.持仓换来换去,亏超24%
与这些基金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还有几百只基金(占比超过10%),净值还没回到去年10月8日的位置。甚至有的基金与当时的净值相比,亏了20多个点。
小编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大家围观看一看。
先来看鑫元消费甄选C,去年10月8日的净值是0.7026元,今年8月14日的净值是0.5324元,亏超24%。
从基金经理操作思路来看,去年4季度,主要策略是买AI应用,集中在传媒板块,10只重仓股换了9只,结果C类份额单季度亏了-8.89%。
到了今年一季度,10只重仓股又换了9只,继续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行业,但重仓方向换成了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公司,结果单季度亏了-2.2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5.05%。
今年二季度继续调仓,10只重仓股换了5只,开始追小米集团-W、泡泡玛特,但二季度又亏了-11.2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3.90%。
每个季度的持仓换来换去,但却连续三个季度连比较基准都跑不赢,而且三个季度都在亏损,净值也一路从7毛多跌到了5毛多。
再看金鹰转型动力,去年10月8日的净值是0.5782元,今年8月14日的净值是0.4505元,下跌超过22个点。
这只基金的调仓同样非常频繁,去年4季度,前10大换了8只,持仓主要是地产、医药等,但正如基金经理自己所说的:最终表现不尽如人意。单季度亏了-15.5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17%。
到了今年一季度,前10大重仓又换了9只,持仓转向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AI、创新药等资产。但结果一季度的收益率却是-0.64%。
到了二季度,前10大持仓继续换了9只,又转向了国防军工、化工、计算机行业,但结果二季度亏了-6.0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64%。
这种频繁的换来换去,最终也没能换到一个好收益,反而是净值跌到了5毛以下。
03.爱"喝酒"、爱地产
相比于这些基金在持仓上的大开大合,有些基金则是执着于白酒、地产等。
先看国融融信消费严选,A类去年10月8日的净值是0.9959元,而今年8月14日的净值是0.7591元,也跌超过了23%。
这只基金主要是持有一些传统消费行业的酒类个股,比如五粮液、贵州茅台等,另外还拿了一些高股息个股,比如长江电力等。
而传统消费行业的这些个股,在去年10月8日冲高之后,大多数都处于调整状态,距离3674的那个高点还有很长的距离,所以基金净值一路下跌也就不难理解了。
接着看格林稳健价值,A类去年10月8日的净值是0.7821元,今年8月14日的净值是0.6009元,下跌同样超过了23%。
这只基金的持仓更极致,10大重仓股竟然都是酒类公司,堪比酒类指数基金。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1季报中,基金经理说:展望2025年二季度,短期看,我们看好种业、稀土、国产替代等可能受益于关税战的板块。但前10重仓股还是各大酒厂。
再看长城量化精选,A类去年10月8日的净值是1.1266元,今年8月14日的净值是0.8872元,下跌也超过了21个点。
这只基金在投资策略上是这么写的: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趋势,评估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各类资产的预期收益与风险,据此合理制定和调整股票、债券等各类资产的比例。
但到具体的持仓上,同样跟格林稳健价值存在类似的情况,前10大重仓也都是酒厂,净值跌起来自然也是“哗啦啦”。
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则是偏爱房产。中航混改精选A,去年10月8日的净值是1.0024元,今年8月14日的净值是0.8173元,下跌超过18个点。
这只基金虽然写着主要投资于受益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证券,但从持仓来看,基本上都是地产公司,而地产行业这两年的调整也是有目共睹。
04. 结语个人看法
从这些主动权益基金自去年10月以来的这波操作,明显可以看出基金经理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真的差别非常大。
当然,有些基金涨的好,可以说是基金经理捉住了机会,但客观一点地说,其实也是市场给了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基金经理押对了赛道。
如果剔除市场和行业本身的上涨,进一步计算基金经理创造了多少超额收益,这部分或许才是基金经理能力的体现。
最后再闲聊几句小编对于选基金的看法,基金这个市场,如果算上各类份额,产品已经多达几万只,要从这里面去挑选基金,难度太大了。
从上述这些案例,已经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如果买的是这类基金,该是多么煎熬。或许会有投资者认为,这些基金只要看一眼,就不会去选。
但最近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申万菱信基金的贾成东,新基金因为净值逆大盘下跌,在网上被骂惨了。贾成东应该也算得上比较知名的基金经理,但也无法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跟上市场,更别说战胜市场。
如果买了他的申万菱信行业精选,相信最近也都是非常难受,这也是小编为什么越来越认为指数投资更适合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原因。
好了,这期先聊到这啦,发财小手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