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陈毅义救“江西恩师”(晓农)

发布日期:2025-07-19 01:29    点击次数:55

王造时奔走传讯

春日融融,阳光明媚。1953年3月上旬的一天,上海市汉口路江西路口的市政府大厦三楼正在举行一个百余人的座谈会。会议由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联合召开,与会对象是上海市各民主党派、社会名流、高级知识分子代表。这是党与各界知名人士代表共谋建设新上海方针大计的会议,市委和市政府予以高度重视,由市长陈毅亲自主持。

陈毅来到了会场,先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会议签名簿,仔细地浏览了一遍。他合上名簿,凝思了一阵,对工作人员问道:“肖纯锦先生来了没有?”看见对方摇头作答,陈毅将目光向会场扫视了一下,提高了声音说道:“肖纯锦先生为什么没有来?他是应该来的!你们把情况了解一下。”

陈毅说话的时候,会场上的人对他注目而望,因此他的话大家都听见了。市委书记询问的肖纯锦先生,在场的大多数知名人士都知道,此人是上海大同大学、诚明文学院的教授,但他为何没有出席今天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却是无人知晓原由的。

座谈会结束时,有一个人顾不上参加午餐招待会,从会场匆匆出来,到大街上叫了一辆出租车,向司机报了要去的地名便催促开车,一副很急的样子。此人就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王造时。他与肖纯锦是挚交多年的邻县好友,现在要去的地方正是肖纯锦家。

王造时到了肖家,见到了肖纯锦夫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程孝刚之妹程孝福。他开门见山地问:“纯锦兄哪儿去了?”接着讲了陈毅在座谈会上询问肖纯锦的事。没待他说下去,肖夫人红了眼圈泪水直掉。她告诉王造时说:肖纯锦已在十几天之前,被家乡江西永新县公安部门来人逮捕解押回去了,逮捕罪名有两条——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反动大官僚、永新封建派别的总后台,当下就被戴上手铐押走了。

王造时听后大为惊讶。他思量少时,对程孝福说:“有这两条罪名盖在纯锦兄的头上,那是凶多吉少呀!目前虽然经过了剿匪反霸、土地改革一系列运动,而地方上仍在镇压反革命,要是把纯锦当成反革命就不得了。嫂夫人,这件事可耽误不得,你不妨赶快去找陈毅市长,既然他这么看重纯锦,就请他出面救人,眼下,也只有陈毅市长才能救得了纯锦兄了!”

程孝福受到了点拨,连连点头说:“王先生提醒得对,我这就去拜见陈毅市长!”

陈毅紧急救人

当日下午,程孝福在市政府见到了陈毅。陈毅一见面就热情地称呼她“师母”。上前迎住她坐下。程孝福顾不上客套,将肖纯锦已被解押回江西的情况说了,不胜焦急地对陈毅恳求说:“请陈市长赶快救我家先生的性命!”

陈毅也觉得情形非常严重,有救人如救火之感。他沉思少顷,对程孝福说:“师母,你不要太着急,我这就给江西去电话。”说完,拿起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机,说道:“给我接江西,找省委书记陈正人同志。”陈毅说完放下电话听筒,转过来与程孝福说话。

十几分钟之后,与江西的长途电话接通了。陈毅拿了话筒问明对方是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说道:“正人同志,江西永新的肖纯锦先生,是个知名度很高的知识分子,也是我的恩师。不仅仅是这个原因,更主要的是抗战时期他为我们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尤其对新四军帮助很大。这种帮助一时是说不尽的。现在,肖先生被家乡当作国民党大官僚捉回去了,据说要杀头。我建议啊,肖纯锦不能杀,因为他对革命有很大的功劳,我们不能胜利了就忘掉人家的帮助。请省委赶快过问人杀掉没有?没有杀的话,赶紧释放,给人家赔礼道歉。另外嘛,请你派人护送他回上海来。正人同志啊,就这件事,拜托你啦!”

陈毅同陈正人通完电话,又动作利落地用毛笔写了同样内容的特急信件,按电铃叫来一位秘书,嘱其将急件从机要邮线速速送走。忙完了这些后,陈毅才如释重负般地对程孝福说:“师母,你看这样行吗?”

这时的程孝福感动得如同发呆了。陈毅毫不迟疑地救肖纯锦的举动,是她亲眼所见所闻的,目睹这样的情状怎能不让她万分感激呢?她的眼角溢出了激动的泪水,喉头有些哽咽地说道:“陈市长,感谢你对纯锦的垂救之恩!”

“嗨呀,师母这是哪里的话?这样的事是我应该做的,要是你早些来找我,就或许更好了。”

程孝福听得百感交集,迟疑了少时,还是说了:“我……我是怕……”

“你怕我陈毅会坐视不救吗?哪里的事哟!共产党最讲仁义道德,肖先生是我的恩师,你们过去对革命帮助很大,我们决不会忘恩负义,过桥抽板。师母放心,肖先生的事我会过问到底的!”

程孝福望着说得诚挚、庄重的陈毅,又一次在心里激起不尽的感慨。到这时候,她更是彻底认识了像陈毅那样的共产党人所具有的伟大胸怀。这位留学日本,曾经任过女子师范校长的肖夫人,深深地感到王造时的提醒是多么的重要,这件事找陈毅真是找对了!她知道陈毅很忙,也没有再说什么,起身告辞。陈毅说了一句:“师母,我派车送您。”说完交代秘书派车,又将她送到办公室门口,再次说了一些安慰的话。

陈毅为何火烧火燎般的救肖纯锦?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里面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关联到陈毅与肖纯锦20多年来的师生之谊和生死友情。

难忘的“江西恩师”

早在1921年11月下旬,陈毅就在上海认识了肖纯锦。时年20岁的陈毅,是与其他103名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同学,被北洋政府驻法公使勾结法国当局,以“卷入布尔什维克活动”的罪名驱逐回国的。他们是11月24日在上海港登上码头的,当晚,留法学生中的活动分子陈毅作为“被迫归国留法学生团”的首要代表,带着几位同学连夜敲开上海几家大报馆的门,投送《我们在法国的非人遭遇》稿件,揭露北洋政府迫害爱国学生的罪恶行径,寻找社会舆论的支持。

留法学生在法国的不平遭遇见报之后,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一批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大学教授,对这些被无故迫害的驱逐回国的留法学生深表同情。在这批大学教授中有时年29岁的肖纯锦。肖是辛亥革命后江西第一批公费留学美国的优等生,获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东北大学教务长、中山大学社会系主任等。11月25日下午,读了报纸的肖纯锦专门来到留法学生居住的小客栈看望他们,陈毅是这批被逐学生的主要负责者,接待了肖纯锦。通过几个小时的交往,肖纯锦认定陈毅才华过人,年轻有为,有了资助他进入东南大学学习的念头,便向对方作了这种表示。陈毅对于肖纯锦的盛情相助表示感谢,说要回四川去,为被驱逐的留法学生的权益请愿。肖纯锦为陈毅的坚强斗争决心所感动,第二天上午又来到小客栈看望陈毅,并送给他100元银洋作路费和活动费用。陈毅代表留学生们接受了肖教授赠给的数额不小的款项,心里非常感动。

1921年12月12日,陈毅与一部分同学从上海返回四川。肖纯锦赶到码头为之送行。陈毅上船之前恭敬地向肖行礼致谢,两人握手依依惜别。

陈毅和肖纯锦都没有想到,相隔大半年之后,两人在北京相遇了,而且有了师生的名份。数月之前,北洋政府迫于全国各地为留法学生被逐的不平遭遇进行的不断舆论声援,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得不在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开办一所中法大学,收容被迫回国的留法学生,陈毅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带着一批四川籍留法同学来到北京的。因为北洋政府仅仅是装模作样安抚民心而已,并没有拨给相应的经费来开办学校。这所所谓的中法大学没有专职的教师,都是从北京大学等学校请教师授课。肖纯锦是同年8月离沪来到北京大学担任教授、教务长的,因此被邀请到西山担任教学。这样,陈毅成了他的真正的学生。中法大学的学生们生活很清苦,自己种菜轮流办伙食。肖纯锦曾多次把陈毅、蔡和森、肖振声等同学带到家里过星期天,包饺子改善他们的伙食。

陈毅在西山中法大学文学系苦读了三年,1925年下半年毕业。肖纯锦对24岁的陈毅说:“仲弘同学,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继续读下去是很有前途的,你到北大插班吧,有些事我来帮你。”陈毅对肖纯锦说:“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我还是要回四川。”肖教授当然不会知道,已经是秘密中共党员的陈毅,是奉组织之命回川开展党的工作的。他见留陈不住,遂在家里设宴,邀请同事李大钊教授作陪,为陈毅饯行。陈毅怀着对“江西恩师”的难忘深情离开了北京。此后,陈毅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参与八一南昌起义,与朱德领导湘南暴动,率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部队会师,转战赣南闽西,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后,陈毅留守江西,和项英共同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恩师夫妇救危难

光阴荏苒,世事多变。1939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合作抗日。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游击队也奉命出山开赴抗日前线。三年来在粤赣边界领导游击战争的陈毅,于8月22日从大油山来到赣州城,与江西省政府主席、保安司令熊式辉指派的首席代表进行谈判。而这位首席代表竟然是回赣担任省政府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农业院院长的肖纯锦!肖是1935年春,应熊式辉之邀由东北大学回赣担任全省经济建设领导重任的。陈毅与肖纯锦在赣州卫府里的赣南专署客厅里突然相见,两人惊讶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陈毅以特有的睿智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没有作出让人察觉他们之间关系的任何表情,肖纯锦也心神领会,旁人当然不知道他们之间竟然是师生关系。

肖纯锦是怀着抗日救亡的愿望应邀回赣服务的,可想而知,他对粤赣边大油山的红军游击队下山抗日是竭力成全的。加上在这里遇上陈毅,那种暗中相助的感情自不必说。肖纯锦是省政府的首席谈判代表,可以拍板定事,他在谈判中强调以民族大义为重,因此整个谈判进行得较为顺利,双方达成了国民党军队从红军游击区撤走、释放政治犯、红军游击队不再进行军事扰袭、下山改编为抗日义勇军的协议。

陈毅对于肖纯锦在这次谈判中有意成全我方的心情是心知肚明的,他回到大余池江后向项英作了反映,项英也对肖的举动称赞有加。可是在事情的另一方面,国民党江西省当局却大为不满,认为共产党在谈判中占了很大便宜,因而对肖纯锦有责怪之意,说肖在协议签字之前没有请示省政府和省保安司令部,就滥用权力。而南京政府对这次谈判更不满意,蒋介石在电话中曾责骂熊式辉,熊只得多方解释担当责任,并未牵扯到肖纯锦,因为肖是他指名从外省要回来担任全省经济建设重任的。

同年的10月上旬,陈毅代表中共中央从赣南的油山来到湘赣边,寻找谭余保领导的红军游击队,将他们带出山参加改编。陈毅进山后差点被谭余保误杀的事情正是发生在这一次。

国民党江西当局虽然与红军游击队签订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但仍有一些顽固反动分子按照南京政府的暗中指令,没有放弃借机诱歼红军游击队的图谋。陈毅到了湘赣边,出进于武功山、棋盘山一带的消息,被吉安第三专署保安司令部的特务所侦悉,密报到省保安司令部。司令部参谋长熊斌在省政府主持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军事会议,部署兵力前往武功山围歼红军游击队,并活捉陈毅。这个会议肖纯锦没有参加,一为他虽然是省政府委员,但与军事上不搭界;二为熊斌等人本来就对肖纯锦在赣州主持与陈毅的谈判不满意,因此更不想让他参加这样的会议。可是,肖纯锦的妹夫——省政府秘书处主任秘书李中襄参加会议。肖纯锦吃过晚饭到妹妹肖纶锦家走动,看到李中襄还在吃饭,问他为何回来得这么晚?李压低声音告诉他:“保安司令部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调兵围攻湘赣边武功山,捉拿‘赤匪’头子陈毅,会议开了好几个钟头。”肖纯锦听后一怔,说道:“不是签订了协议,怎么又要动兵去打人家?岂不是背信弃义?”李中襄苦笑了一下,回道:“于道义上说是不应该的,唉,不晓得上峰是个什么意思。”

从李中襄家回来,肖纯锦沉思良久,忽然起身走进房间,与准备就寝的妻子程孝福轻声商议。

翌日一早,程孝福从南昌搭乘汽车到了吉安,又雇了一辆装货的马车赶往安福。当晚,她宿在安福严田镇的一家客栈里。第二天,程孝福以看望亲戚为名,请了人带路,步行了大半天进入武功山。进山不远,被驻守在崖下寮棚里的游击队哨兵拦住了,派人押到山窝的一座旧庙里,先是游击队司令部参谋长段焕竞出来审问程孝福,程说了大概情况,说要见陈毅。段焕竞觉得对方说的情形不会有假,立时叫人去请陈毅过来。不长的时间,陈毅匆匆赶到,一见程孝福便不胜惊喜地叫着:“师母,还真的是你!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三天之后,国民党驻在吉安的1个团连同从樟树紧急开来的省保安司令部三个大队,连夜开入武功山,严密封锁了进出的道路,以数百人直扑游击队的营地。然而,红军游击队早在两天前就离开这里,撤到百里外的莲花县棋盘山去了。近3000人的国民党部队扑空一场,连陈毅和红军游击队的面也没有照着,只得沮丧地从武功山无功而返。

为新四军筹集大批军粮

1941年年初,担任江西省政府委员、江西省农林厅长兼省农业院院长的肖纯锦,又多了一项显赫的官衔:江西省督导粮食生产委员会主任委员,直接负责全省的农业生产和粮食调配。这是为了适应抗战需要而设立的保障前线军粮供给的专门机构。肖纯锦已在1940年随江西省政府迁到泰和县城,泰和成了临时省会。

1941年3月底的一天,正在办公的肖纯锦接报,说有位中学教师自称是他的朋友,要求相见。肖出去一看,惊奇得张大嘴巴差点叫出声来,来人之一竟然是多年未见而时下名声很大的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双方在这样的地方相见,心情都非常激动,但心里有数,没有情溢表面。肖纯锦将陈毅二人带到楼上住房,与程孝福相见,又由程在外间守望,肖、陈二人在里间交谈。

这时候的陈毅已经是新四军的代理军长。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和所部9000余人在皖南泾县的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顾祝同、上官云相部8万余人的伏击。新四军浴血奋战七个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大部分捐躯战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针对蒋介石接着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图谋,1941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那么,受命于危难之时的陈毅军长,为何在这时候亲自来到泰和找肖纯锦?原来,陈毅化装冒险前来泰和,是特地找肖纯锦求援的——得以重整的新四军在皖南粮食紧缺,处境危困,在安徽境内筹粮困难,只有来江西请掌管着供粮大权的肖先生相助。

肖纯锦听了陈毅讲完来由之后,不觉心里为难起来。他十分明白要给新四军供粮,既非常艰难又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旦出了纰漏,就不是一般的问题了。可是,肖纯锦早就有愤于国民党政府对抗战坚决的新四军又打又卡的不义行径,想到民族大义这一点,肖纯锦决计不顾一切要给新四军供粮。当日,陈毅与同来的参谋宿于肖纯锦的居处,晚上仔细地商议如何筹粮运粮的办法。第二天,肖纯锦用他的汽车亲自护送陈毅二人离开泰和县城,一直送到安全地带。

肖纯锦利用所掌管的职权,按照与陈毅计议的办法,开始为新四军筹粮运粮。具体办法是由新四军的后勤人员持着从第三战区供给部搞来的允许购粮函件,在赣东北的浮梁、婺源、德兴等县买粮,而江西省督导粮食生产委员会则出具公文从这几个县调拨粮食,名义是供应抗日前线的军粮。这些粮食以水路船运到九江、安庆。因为持有江西省粮食生产委员会的公文函件,加上第三战区供给部出具了证件,因此大批军粮水运得非常顺利。这一批批粮食运到安庆后,即由新四军后勤人员在地下党组织配合下,组织人力运到新四军部队。

尽管肖纯锦在向新四军供粮的过程中行动小心,事后半年,还是有人向江西省政府密告这件事。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命人调查了一个多月,虽然查无实证,但毕竟露出了一些破绽。熊式辉还算给了肖纯锦很大的情面,没有过分地为难他,事情不了了之。但是自从出了这件事后,熊对肖的信任程度大不如前。1941年11月,肖纯锦的江西省督导粮食生产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被宣布解除。在受到省政府的排挤和渐渐冷遇中过了几年后,1946年,肖纯锦辞去国民党江西省政府委员、省农林厅厅长兼省农业院院长等职,离开江西到上海,先后在诚明文学院、大同大学担任教授。

得到毛泽东主席的嘉许

故事接回到1953年3月上旬。当陈毅在上海给中共江西省委打去长途电话,省委书记陈正人接了电话后,立即又把电话打到中共吉安地委,对地委书记朱继先讲了肖纯锦的情况,要朱马上过问这件事。长征干部出身的朱继先不敢耽误,又立马电话告知永新县委书记马健。马健在电话里说:“好在上级通知得早,再迟一两天就要人头落地了!”朱继先立即催促:“你这就告诉公安局,千万不能乱来,我明天就赶到永新来!”

第二天中午,朱继先驱车来到永新县城,由县委召来公安局局长通报整个情况。地委书记传达了省委的指示意见,强调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按党的政策办事,并向有关方面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下午,朱继先与马健等人来到县监狱,将肖纯锦接出,于晚上设宴压惊,说明情况。

几天后,中共江西省委接到了陈毅写自上海的亲笔信函,陈正人从省委派出专人赶到永新,再由永新县人民委员会派人,共同护送肖纯锦回上海,还给陈毅打去电话,回告事情的处理过程。

肖纯锦回到上海这天,陈毅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与肖先生握手叙话,加以抚慰。当晚,陈毅在饭店款待肖纯锦夫妇和江西的护送人员。

陈毅就肖纯锦的安排与上海市委统战部、组织部的负责同志作了商议。商议的结果是肖纯锦去复旦大学任教,担任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并推举肖增补为政协上海委员会委员。

陈毅就是陈毅,知道在处理肖纯锦问题上不可马虎,因为肖是一个有相当影响的复杂人物。不久后陈毅到北京,在见到毛泽东主席后,适时地将释放、安置肖纯锦一事,以及与肖20年来的深厚情谊,一一地详告。毛泽东在听完这些后,颔首缓缓而道:“你陈毅办事情,算是有板有眼。你的这位‘江西恩师’,看来与我们交情非浅,对我们的帮助也不小。他过去救了你陈毅,又援助了新四军,现在你仁义救他,也是应该的,共产党不能不讲人情嘛。”

在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嘉许后,陈毅对这件事情算是彻底放了心。

此后,肖纯锦工作、退休在上海。1968年,这位为人正直,爱国爱民,学识渊博的老先生辞世于家中,享年76岁。